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APP下载光大红利基金产品分析

2025-10-06

  188金宝博,金宝博官方网站,金宝博APP下载

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金宝博APP下载光大红利基金产品分析

  基金”)设立于2006年3月24日,是国内第二只主要投资“高分红类股票”的红利基金,也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第三只基金。光大红利基金目前由基金经理于进杰管理。光大红利基金强调投资收益的短期实现与资产的长期增值,以高分红类股票及其他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以量化投资为核心进行积极主动投资,力图实现稳定的当期收益和长期增值。

  光大红利基金投资业绩较好,自设立以来(截至2013年10月31日,以下同)已为投资者实现215.77 %的投资回报,超越基准144.35个百分点。优秀的业绩来自于光大红利基金清晰的产品定位、灵活的行业配置能力和突出的选股能力。具体来看,基金自设立以来坚持充分投资,股票仓位维持在85%左右的高位,在长期上行市场中更充分分享市场上涨收益,且体现出清晰的风险定位,有利于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在行业配置上,基金在成长和价值之间寻求平衡,灵活调整行业结构,并体现出良好的配置效果,有效的促进了基金业绩提升。基金个股操作灵活,持股特征彰显其大盘蓝筹风格,重仓股表现凸显其出色的选股能力,有效帮助基金穿越市场周期,实现长期稳健投资收益。此外,基金年报展望也体现出光大红利基金具备前瞻性市场把握能力,为基金在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稳健收益奠定了基础。光大红利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运作经验丰富,基金经理历史业绩优秀。

  光大红利基金已经运作超过7年,运作期间历经牛熊两市转换中的不同市场考验,投资业绩趋于稳定,自设立以来已为投资者实现215.77%的投资回报,年化回报率为15.88%。与之比较,同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75%×上证红利指数+20%×天相国债全价指数+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涨71.42%、上证指数上涨64.43%,光大红利基金实现远超越基准和上证指数的良好回报。

  光大红利基金风险定位较高,其业绩在牛市中表现出极高的进攻性,基金分别在2006年下半年(考虑到建仓期)、2007年、2009年基金分别实现了45.72%、175.07%和83.01%的投资收益,上述业绩不仅大幅超越基准,在同类基金中同样排名前列,稳居前1/5。在趋势性下跌中,光大红利基金则体现出较高的风险性,其中2008年基金净值大跌58.10%。但与基础市场比较,光大红利基金在2006年至2013年的各个阶段,其投资回报均大幅超越上证指数表现,体现出优秀的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

  从趋势来看,近年来光大红利基金运作渐入佳境,投资业绩趋于稳定。其中2012年,光大红利基金实现投资收益16.26%,超越其业绩比较基准10.05个百分点,在同期289只可比主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21位。2013年以来,股票市场结构分化,以创业板为首的中小市值成长股表现强劲;光大红利基金受产品定位和投资制约,其投资风格偏重中大盘蓝筹;尽管如此,光大红利基金仍然实现了4.10%的投资回报,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9.69个百分点。

  二、 光大红利基金运作分析:充分投资彰显进攻性,行业灵活取得良好业绩? 充分投资彰显进攻性

  光大红利基金长期坚持充分投资,投资偏于积极,操作上淡化择时。季度数据显示,光大红利基金建仓迅速,且在随后的几年,基股票资产投资比例基本不受市场波动影响,长期保持在85%左右的高位水平,这一水平明显高于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75%的股票资产基准比例,更充分分享市场上涨收益。且这一操作模式体现出基金明确的风险定位,也正是基金在强市环境中净值迅速攀升的重要原因。此外,光大红利基金股票仓位曾于2006年12月31日低至64.22%,其原因是:截至2006年12月31日,基金资产中包括5.19亿人民币的应收证券清算款,这笔资金占基金总资产比例超过19%。

  具体来看,光大红利基金于2006年3月24日设立,截至2006年6月30日基金已经建仓至88.43%,快速的建仓节奏帮助光大红利基金迅速把握市场趋势性投资机会,投资业绩不断攀升,基金净值不断积累,截至2007年底,基金自设立以来的累计投资回报高达339.86%,其中2007年更以175.07%的投资回报在67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三位。

  2008年光大红利基金维持充分投资状态,股票仓位平均保持在86%左右的高位,几近全仓承受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系统性风险(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下跌56.69%、上证指数下跌65.39%),净值下跌58.10%。但在随后的2009年,基金业绩再度逆转,实现投资回报83.01%,并136只主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4位。

  显然,保持高仓的运作方式使得基金在市场下跌中承压,但在强市环境中相应体现出强劲的进攻性,体现出明确的高风险-高收益定位,更加有利于投资者进行组合配置。

  2012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强劲,光大红利基金逐渐关注债市,并适当参与债券市场投资以平滑股票市场投资风险,把握债市阶段性机会,有效增厚了基金投资收益,体现出基金灵活投资的一面。

  由于2013年以来基金信息披露采用全新的行业标准,为了有效的比较分析,本文选择2010年至2012年,对3年间基金季度报告所公布的行业配置进行分析,以考量光大红利基金的行业配置行为。

  数据显示,从行业结构的绝对配置来看,光大红利基金长期对木材家具、造纸印刷、建筑业、电子、农林牧渔、电煤水、社会服务业、纺织服装、文化传播、其他制造业等10个行业的投资浅尝辄止,投资重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金融保险、机械设备、房地产业、金属非金属、食品饮料、信息技术业等行业,其中对制造业和金融保险的配置比例长期保持高位,体现出明显的行业偏好。从行业性质来看,上述行业主要分布于强周期板块和消费成长板块,这一行业布局反映出光大红利基金的投资特点:集中投研力量专注于优势板块,结构配置兼顾行业估值和行业成长性。

  与股票市场结构比较,光大红利基金长期超配房地产、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商业贸易、食品饮料、金属非金属,大幅低配采掘行业,低配金融保险,行业结构与股票市场差异明显,体现出明确的行业偏好。从配置效果来看,2010年至2012年间,基础市场震荡下行,食品饮料为唯一上涨板块,采掘业跌幅居行业之首,光大红利基金的差异化配置取得了良好的配置效果。

  图2 光大红利基金2010年至2012年间股票资产的平均行业结构与市场差异明显

  从行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 2010年至2012年间,光大红利基金逐步提高对食品饮料、逐渐降低对金属非金属的配置比例,这一配置思路与行业结构化演绎基本吻合。基金对金融服务、房地产、机械设备等周期性板块实施了积极的调整策略,以适时把握市场的短期结构化演绎,体现出灵活的行业配置策略。

  2013年一、二季度,光大红利基金持续大幅降低对金融服务的配置比例,大幅提升对信息技术的配置比例。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金融服务持续表现疲软,区间指数下跌6.40%;信息技术表现日趋强劲,区间指数大幅上涨64.36%。2013年三季度,光大红利基金调整结构,重新增配金融服务,降低对信息技术的配置比例,2013年10月市场震荡下行,金融服务表现稳健,全月仅下跌0.62%,而信息技术大跌7.33%。整体来看,光大红利基金积极在成长和价值之间寻求平衡,灵活把握行业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其灵活的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的出色的调整效果,有效的促进了基金业绩提升。

  光大红利基金在持股方面体现出较为灵活的操作特征。具体来看,光大红利基金一方面注重短期阶段性收益,积极把握个股短期阶段性投资机会。数据显示,在基金自设立以来连续30次公布的季报中,先后有88只个股出现在光大红利基金季报的前10大重仓股中,其中39只仅出现过一次,13只仅出现两次。另一方面,光大红利基金同样注重长期稳健增值,坚持长期价值投资,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万科A、中信证券等五只个股出现在基金季报中的次数超过10次。

  从投资标的的规模属性来看,光大红利基金坚持大盘蓝筹投资风格。统计基金在各个季度末前10大重仓股的在当期的总市值。数据显示,光大红利基金先后重仓的300只(次)重仓股中,平均总市值(在其季报披露截止时点,以下同)高达1181亿人民币,约94%的重仓股的总市值超过50亿,约56%的重仓股的总市值超过500亿。稳定的投资风格不仅吻合基金产品所约定的股票投资策略,也有利于投资者清晰产品特征,从而进行有效资产配置。

  从重仓股的调整趋势来看,光大红利基金在设立之初保持极为积极的投资风格,设立第一年重仓股留存数量最高仅2只股票。2007年二季度以来,基金逐渐提高其重仓股稳定性,维持相对稳定的重仓股留存数量,2010年以来,重仓股留存度基本维持在5只股票以上,平均留存数量提升至6.06只股票。

  将重仓股按持有市值加权统计季度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比较,光大红利基金前10大重仓股在当季度的涨幅超过上证红利(股票业绩比较基准,以下同)的概率高达80.00%,在下一季度的涨幅超过上证红利的概率达63.33%。剔除建仓期,光大红利基金重仓股在当季度的最高涨幅高达72.62%,最大跌幅为17.00%;在下一季度的最高涨幅达56.32%,最大跌幅为24.02%。上述数据表明光大红利基金重仓股长期优于上证红利表现,收益高于风险,体现出优秀的选股能力。

  此外,上海证券基金评级数据显示,光大红利基金三年期、五年期选股能力评级指标均荣获最高五星评级,优秀的选股能力为光大红利基金穿越市场周期,长期超越业绩比较基准和基础市场表现,为投资者实现良好回报奠定了基础。

  基金对后世的判断对基金的投资运作具备指导性意义,整理光大红利基金年报,比较光大红利基金年报后期展望和市场演绎,可以有效评价光大红利基金的前瞻性市场把握能力。考虑到光大红利基金在实际操作中淡化择时,关注的焦点将集中于基金对行业配置的展望。

  2010年年报中,光大红利基金指出,2011年行业结构调整和精选个股较构成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2011年,光大红利基金在保持对低估值周期股配置的同时增加了以食品饮料为主的消费类板块,取得了良好的行业配置效果,弱市中光大红利基金尽管大跌18.73%,但与同期234只可比主动股票型基金相比,以较好的抗跌性中排名第35位。

  2011年年报基金指出,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加大了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低估值、早周期行业的配置。统计显示。2012年房地产行业以34.39%的年度涨幅排名证监会划分的22个行业分类之首。

  2012年年报光大红利基金指出,将更为关注盈利增长确定且具备可持续性的相关行业。尽管未指明行业,但随后的操作显示基金明显增持地产、信息技术和家电的配置比例。统计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信息技术和家电板块均涨幅靠前,地产板块阶段性机会频现。尽管受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制约,光大红利基金未能有效捕捉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市场结构性投资机会,但凭借在信息技术和家电板块上的良好投资,基金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超越其业绩比较基准9.93个百分点,为投资者带来稳健回报。

  综合来看,根据光大红利连续三年的年报,基金对后市的展望与后市行业结构演绎基本吻合,彰显光大红利基金的前瞻性把握能力和投研实力,正是这一能力帮助基金在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稳健收益。

  基金管理人光大保德信成立于2004年4月,由中国光大集团控股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保德信)旗下的保德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保德信投资管理)共同创建。自设立以来公司股权关系稳定,内外股东鼎力支持,为旗下资产管理业务的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投资方面,光大保德信已经积累9年的资产管理经验,期间投资者带来突出的主动管理回报。旗下基金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逐渐攀升,截至2013年9月底,公司已经推出15只基金产品,管理基金资产253亿人民币,旗下产品涵盖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短期理财型和货币市场基金,高、中、低产品线基本完善。光大保德信旗下产品以股票型为主,近年来公司加大对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的发行力度,债券型、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不断推出。

  光大红利基金由基金经理于进杰单独管理,于进杰具备超过9年基金投研经验,于2006年加盟光大保德信。于进杰曾管理光大动态优选基金,目前同时管理光大红利基金和光大行业轮动基金。从管理结果来看,截至2013年10月31日,于进杰在管理光大动态优选、光大红利基金期间均获得了良好的相对回报,分别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8.20、11.7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本人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依据公开的信息来源,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分析师的研究观点。此外,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本公司作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我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业绩表现数据仅代表过去的表现,不保证未来结果。投资收益和本金将随市场波动,当出售证券资产时可能发生损益。当前的表现可能会高于或低于那时引用的数据。

  本报告版权归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获得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遵循原文本意地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金宝博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