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金宝博- 金宝博官方网站- APP下载如何看待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
2025-09-18188金宝博,金宝博官方网站,金宝博APP下载
伴随低利率环境的持续,我国低风险资产收益率均进入下行通道,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在逐步逼近甚至低于1%。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17日,证监会基金分类标准下共有366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有收益数据的359只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仅1.1%,其中有251只跌破1.2%,182只跌破1.1%,78只跌破1%。与此同时,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05%,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0.95%。
货币基金收益率走低已成行业新常态,不过,这也让货币基金作为闲钱理财管理工具的定位愈发清晰。
在各大理财平台讨论区,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已成为焦点话题。但事实上,货币基金收益率“破1”早在2024年就已有零星案例。
当前的收益水平与十余年前形成鲜明对比——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突破6%,引发全民投资热潮。即便和过去两年相比,收益率下降趋势亦十分明显:2023年末和2024年末,货币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34%和1.46%(数据来自Wind)。
1)存款利息:货币基金通常会将部分资金存入银行(主要是同业存款),以期获得银行存款利息。
2)债券投资收益:货币基金会投资一些短期债券,如国债、金融债等,通过债券票息和买卖差价追求获取收益。
3)票据收益: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些票据的到期收益也为货币基金贡献了一部分收入。
4)逆回购(买入返售资产):货币基金可按协议买入金融资产,并在到期日以约定价格返售给交易对手,通过短期的资金融出追求获取收益。
2025年二季度末的统计,全市场货币基金资产配置中,债券占比54.0%,银行存款27.0%,买入返售资产18.6%,其他资产0.4%。这种以短期债券和银行存款为主的资产结构,决定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与货币政策及市场利率水平高度相关。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保持宽松基调,央行多次降息,政策利率中枢明显下移。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截至2025年8月,以上数据仅供示意,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政策利率的阶梯式下调,通过利率传导机制直接压低了货币市场各品种收益率。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6个月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4%,AAA级1个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也降至1.45%左右,均处于历史低位,显著压制了货币基金的收益能力。
此外,监管政策也对货币基金的收益空间产生影响。2024年11月底,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两项倡议规范非银同业存款利率、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有效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另一方面则直接压缩了货币基金通过同业存款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
与收益率持续下行形成显著对比的是,货币基金规模逆势增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达14.2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超5365亿元(去年12月底为13.69万亿元)。
规模的逆势增长,显示了货币基金仍具备相当的生命力——即便收益率有所下滑,其仍是投资者活钱理财的重要选择。
一方面,尽管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但银行存款利率也在持续下调。尤其与活期存款利率相比,货币基金过往的收益率依然优势明显。
另一方面,从投资便捷性来看,货币基金1元起投、通常支持T+0或T+1快速赎回,能较好满足投资者对资金使用即时性的要求。此外,部分货币基金(如余额宝)深度嵌入消费支付场景,可直接用于线上支付,通过生活场景融合培育了庞大用户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其规模增长态势。
总体而言,尽管收益率持续走低,但货币基金在稳健性和流动性方面的核心价值,仍是其他类基金产品难以完全替代的。
在低利率环境下,货币基金的定位正逐渐回归闲钱理财管理工具。相应地,我们的闲钱管理投资思维,也应当从“短期高收益”转向“稳健运作、资金随时可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低利率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经济复苏期的共性特征。在此背景下,依靠单一低风险产品 “轻松投资” 的市场空间正在持续收窄。我们应当理性调整收益预期,在追求资金稳健和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化配置来优化整体收益——例如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将部分资金配置于短债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等低波动产品,力争提升闲钱投资组合的收益弹性。
风险提示: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